建筑师丹尼尔·坦德勒在德国出生长大,并在那里读完了大学,但他 对韩屋的理解比一般韩国人更深,甚至亲手建造过几栋韩屋。2014 年,他与崔智喜所长一道,在首尔乙支路芳山市场的街巷里开设了 名为“城市细节建筑与设计”的建筑事务所,一直进行有关韩屋的 探索。
建筑师丹尼尔·滕德勒在 对韩国各地进行考察时喜 欢用素描勾勒他喜爱的朴 素老宅。
京畿道光教屋(2018)是 一座拥有三个院子的现代 式住宅,用砖木建成的悬 山顶格外引人注目。
© hooxMe李相勋
首尔钟路区体府洞韩屋 (2020)是拆除原有韩 屋后新建的两层住宅,为 了不影响老街巷的景观, 采用了从外面看起来像是 单层住宅的设计。
© hooxMe李相勋
丹尼尔·坦德勒的母亲是韩国人,父亲 是德国人,小时候每到寒暑假常去 光州的外公外婆家。在那里和表兄弟们一起 玩耍的事情都成了回忆,对外婆家那座韩屋 的记忆也铭刻在他心中。
他曾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经济学,但 一直对自己的专业很疑惑。毕业前,他曾有 机会在三星经济研究所实习,当时他明确认 识到,该领域的工作不适合自己。在认真思 考自己喜欢什么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对韩 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韩屋很感兴趣。大学 期间,他曾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本韩国传统 木工技师申荣勋有关韩屋的著作,于是一放 假就来到韩国,在申荣勋经营的韩屋文化院 的介绍下参与韩屋考察。下定决心后,他转 而进入位于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的亚琛工 业大学建筑系学习。
毕业后,他进入由建筑师赵鼎九经营的“旧家城市建筑”工作,积累了几年实际 经验,随后成立了城市细节建筑事务所。他 希望将韩屋的精髓融入现代建筑,为此做了 多样而有趣的尝试。
如果说德国传统建筑和韩屋有相似之处,那么都有哪些?
德国的传统住房也使用木结构。我的故乡也有很多中世纪建造的民宅,用木头作立柱、用泥土填充墙体的方法与韩屋相似 。传统建筑在任何一个国家基本上都使用石头、木头、泥土等材料,所以看起来很相似。
什么样的韩屋特别让您关注?
相比宫殿和寺庙等华丽的建筑,我更喜 欢安东树谷故居、海南尹斗绪故居等士大夫 住宅。在朝鲜王朝时代,要遵守的儒家规范 非常严格,因此这些房子不能使用像宫殿那 样华丽复杂的建筑元素。所以结构反而简单 素朴。我们事务所设计的韩屋也会根据情况 选择单屋檐,而不是复杂华丽的双屋檐,倾 向于采用简单质朴的表现手法。
滕德勒在自己位于首尔乙 支路的办公室。他想将韩 屋的精髓融入现代建筑, 为此进行了多种有趣尝 试。
您认为韩屋以后应该如何变化?
一提到修建韩屋,通常都是照抄朝鲜王 朝时代的韩屋,但在现代照搬过去的建筑有 些不合适。一旦为方便当代人生活而改变内 部设施或设计新的功能和空间,韩屋的形态 势必就会不同于过去。或者,也可以从根本 着手,直接将韩屋的空间核心与现代建筑相 结合。为此,首先要找到“什么是韩屋”这一 根本问题的答案。我认为,从模仿韩屋的外 形元素这一阶段更进一步,很好地融入韩屋 的精髓是今后的课题。
韩屋的哪些元素能与现代建筑相结合呢?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进行多种 尝试,用现代建筑重新诠释韩屋的精华。韩 屋的特点之一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空间共 存 于一个屋檐之下。大厅是为了度过炎热的夏 天而在南方发展而来的,火炕是为了度过寒 冷的冬天而在北方发展而来的。从空间的性 质来看,大厅是开放的、华丽的,而火炕房 则是私密的、封闭的、简单的。有趣的是,这 些不同的因素融合在了一起。
空间结构的层次非常细致也是韩屋的 一个特点。庭院与街巷相连,自然而然地将 移动路线引到住宅里,并与大厅相连。大厅 再连接房间和房间。在街巷-庭院-大厅-房间 的空间结构中,如果说街巷和庭院是相对公 共的空间,那么大厅和房间可以说是私人空 间。也就是说,住宅里同时存在公共因素和 私人因素。如果把这些很好地应用到现代建筑中,会不会很有趣呢?
大体上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业主的要求?
我认为重要的是保持微妙的平衡。作为建筑师,我不强求自己的视角,也不会无 条件地接受业主的要求。例如,我认为韩屋 中最美丽的空间之一就是院子。但是在首尔 市区建房子,由于空间不够,所以很难营造 宽敞的院子。因此,在设计的时候,既要保障业主所需要的面积,又要保证整体结构合理,这并不容易。这样的问题只能在设计 的过程中一点点解决。(S.R.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