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浓缩了特定地区的文化。原因在于优质原材料的产地往往会成为工艺品生产的大本营,其出产的工艺品又能反映出当地的历史、文化等地区特性。随着最近全世界对于“地方性”的关注,根植于特定地区的工艺品再次受到瞩目。
金弘道(1745-?),《编席》,18世纪后期,纸本水墨淡彩,28×23.9厘米。
伴随着儿子的朗朗读书声,父亲正在编席子,母亲正在转动纺车纺线。在朝鲜王朝时期,手工艺是一种维持生计的日常劳动。
© 国立中央博物馆
金弘道,《铁匠铺》,18世纪后期,纸本水墨淡彩,27.9×24厘米。
几个壮丁正在热火朝天地用铁锤击打铁砧上烧红的铁块。铁匠铺是打造各种铁制生活用具的地方,如今已经几乎销声匿迹,只有在小城镇的传统市场里才能偶尔见到。
© 国立中央博物馆
19世纪初出版的《闺閤丛书》收录了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书中有一个部分专门介绍韩国各地的特产,这些内容能够让我们了解当时消费者的看法,因此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作者李氏(号凭虚阁)记录的工艺品产地中,有些地方在近代化过程中逐渐销声匿迹,但也有许多地方的美誉一直延续至今。
工艺的传统扎根于地方。人们在一个地方生活、积累经验,并形成共同体。工艺品的历史,就是人们亲手制作并分享器具,各自磨练手艺的奋斗岁月。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一般就近获取材料进行生产,如江华岛的花纹席、韩山的苎麻布、潭阳的竹编制品、统营的螺钿漆器等,它们都是采用当地盛产的原材料制作而成。匠人制作工艺品往往使用著名产地的原材料。因此,工艺品尤其看重产地,只有产于著名原材料产地的精美工艺品才会被视为珍品。
共同体的分工合作
金奉龙(1902-1994),螺钿涂漆瓦胎凤凰唐草纹花甁,1930年代,口径27厘米,腹径27厘米,高61厘米。
1936年朝鲜美术展览会参展作品。将陶器上漆后,饰以华丽的凤凰、木槿和唐草图案。统营人金奉龙继承并大幅发展了朝鲜王朝时期的螺钿工艺,技艺精湛。1966年,金奉龙成为韩国第一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螺钿匠人。
© 原州历史博物馆
统营是坐落于韩国南海岸的一座城市,这里海峡狭窄,水流湍急,出产的鲍鱼具有特别漂亮和清晰的花纹。螺钿漆器正是用鲍鱼的外壳加工而成的。统营螺钿漆器经历了时代巨变依然保持长盛不衰,是名副其实的珍品,这要得益于匠人们聚居在一起并长期分工协作。
壬辰倭乱时期,朝鲜水军的大本营位于统营,而统领这支军队的指挥官正是以龟船闻名于世的李舜臣将军(1545-1598)。统营成为著名工艺品产地也与这段历史有关。当时为了准备军需用品和生活用品,周边地区的能工巧匠都被召集到统营,建起各种工坊。之后,工坊的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统营12工坊”的说法。当然,这并不是说只有12家工坊,而是泛指工坊数量众多,手工艺行业繁荣鼎盛。
螺钿匠负责将鲍鱼壳打磨成薄片并粘贴出图案。但是,如果没有木匠制作木器、漆匠上漆和黄铜匠安装金属配件,螺钿匠是无法独自完成这些工作的。可以说,螺钿漆器是匠人们比邻而居、协力合作的产物。在今天的统营,螺钿匠、木匠和黄铜匠依然如亲人般聚居在一起。
“苎麻八邑”是指韩国苎麻产量最高的忠清南道舒川一带的8个村庄。同样,洛东江一带的“席垫八邑”是指8个以生产芦苇席垫而闻名的地方。一个地方之所以能成为著名产地,并不仅仅依靠一两位匠人的手艺。只有当地社会都参与到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形成一个共同体,这个地方才能声名鹊起。就算是制作一柄竹扇,也需要六七家工坊密切合作。将竹子加工成扇骨,将扇骨固定在一起,根据扇骨的形状折叠扇面,用烙铁在竹面上画图,雕刻挂在扇柄上的扇坠……分工越细,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就越高。
地理优势
金奉龙,螺钿双凤纹莲瓣状果盘,1945年以后,40×40厘米。
金奉龙还以桃李满天下而著称,曾在统营和原州开设工艺作坊。螺钿工艺的两种重要原材料是螺钿和生漆,最上等的螺钿产自统营,品质最好的生漆则产自原州。
© 原州历史博物馆
在寒冷的冬天,黄铜器皿是相当实用的。将黄铜碗放在热炕头盖上毯子,几个小时后都还烫手。黄铜器皿的使用寿命相当长,可以当做传家宝,金色的光泽让它显得十分贵重。进入18世纪之后,黄铜器皿普及到庶民阶层,其制作技术也在全国范围传播开来。京畿道的安城、平安北道定州的纳清村成为黄铜器皿两大产地,两地具有一个地理上的共同点:它们都位于贯穿朝鲜半岛内陆的运输线上,是通往首尔的交通要地。
安城位于首尔附近,过去因为向都城内的士大夫供应黄铜器皿而逐渐为人熟知。安城黄铜器是在模具中注入铜水铸造而成的。韩语中有“安城合适”一词,意指条件或情况十分合适,这正是源于浇铸黄铜器的优点——可以造出精美的黄铜器,保证稳定供货。这个词的存在本身就说明安城黄铜器的名声无人不晓。
而纳清黄铜器则是三四人围成一圈,用大大小小的锤子敲击铜块而成的。处理烧红的铜块不是件容易事,其工艺相当复杂,因此匠人之间有着非同寻常的默契,对手艺充满自信。尤其是制作锣、小锣之类的乐器,必须通过捶打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为了获得精准的声音,匠人们往往会在噪音较少的夜晚工作。
全罗北道南原市位于智异山山脚,拥有丰富的木材资源,因此当地的木工艺产业十分发达。这里的匠人们将木头放置于木工车床上制作器具,木工车床的转轴能高效地制造餐具、祭器和淘米盆这些需求量高、小而圆的器具。朝鲜王朝时期的风俗画中曾出现过木工车床,可以从中了解木器的传统制造工艺。时至今日,南原依然广泛采用这种技术。
如上所述,在著名的工艺品产地,能工巧匠们相互切磋手艺,共同进步,年轻人慕名而来,将传统延续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得以不断传承。1962年,韩国政府颁布了《文化遗产保护法》,据此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这也让韩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
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
现代社会为工艺的地方性赋予了新的意义。实现近代化以后,以城市为中心的文化不断发展,而地方文化则逐渐衰落。最近,“地方性”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议题,正是因为地方面临消亡的危机已然成为现实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不仅是韩国,全世界都开始将手工业视为挽救地方未来的有效解决方案。年轻创作者们从地方工艺中寻找灵感,匠人们则尝试重新诠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为地区发展探索新的出路。
手工艺以精湛的技术为基础。在当今社会,人们开始意识到,手工艺是解决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所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突破口。近年来,年轻人开始拒绝千篇一律的商品和内容,关注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内容,这也为地方手工业的复兴注入了生机。是时候集思广益,让匠人的技术与孕育出匠人的地方手工艺文化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力量了。(郭一诚译)
黄铜匠人金寿荣和设计师赵基相通过YÉOL项目合作完成的黄铜器皿。安城黄铜器传承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铜匠人金寿荣与年轻设计师一起合作,创作出颇具现代感的黄铜器皿。
财团法人YÉOL提供
金大成在参加2021年“国立非物质遗产院创意工坊驻留公寓”项目期间制作的扇子。他的父亲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扇匠人,他自己也已完成所有相关课程,作为第五代传承人延续着全州地区传统制扇工艺的命脉。
国立非物质遗产院提供、徐宪康摄
统营绗缝工艺第二代匠人朴耿嬉缝制的棉布盒。她坚持使用如今几乎失传的统营地区传统的“亞”字图案,以此传承传统绗缝工艺。
韩国工艺及设计文化振兴院提供
莞草工艺是以莞草为材料编织各种生活必需品,在江华岛地区尤为兴盛。图为莞草匠人许性子与Word工作室合作完成的大雁莞草盒。韩国工艺及设计文化振兴院提供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纱帽匠人郑春模与Word工作室合作完成的吊灯。纱帽匠人主要活跃于统营和济州一带。
Word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