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
千明官 著
金知暎 译,365页,22美元,群岛丛书出版社,2023年
命运的织锦
千明官的《鲸》是一部关于受缚于命运枷锁的母女两代人故事的小说。小说开篇先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自小身高体大的少女、金福之女——春姬在历经惨遇多年之后重返故里,另一个是在春姬出生之前就生活在同村的老婆婆常常咒骂上天悲情决绝。之后小说回溯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也就是春姬之母金福的幼年时期。天生丽质、妖娆动人的金福让男人欲罢不能,但金福却不愿成为男人欲望的牺牲品。她有着自己远大的计划与梦想,她容不得任何人阻碍她实现这一切。而她所做的所有事情也都如愿获得了成功。
金福最初是在渔村经营海鲜干货并因此日进斗金,她深知自己可以做得更大更好。之后,她搬到坪岱,用在逆境赚取的横财开设了砖厂,还实现了自己人生最大的梦想:建造一座电影院,一座在渔村时她平生第一次见到的巨大鲸鱼样子的电影院。而就在她自认为已站在人生巅峰时,她开始被卷入命运的预言。在自己打造的舞台上,她将迎来怎样的结局?
《鲸》是一部难以用简洁的话语予以概括的作品。小说人物众多,且各个命运奇妙、充满意外,彼此交织在一起。还有的人物看似即将退场,却又屡屡摇身一变重返而来,只是依旧无法打破命运的枷锁。命运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主题,它如同钟摆一般调控着整部小说的情节推进。这个主题是在揭示这样的事实:无论我们怎样心不甘情不愿、怎样奋力抗争,命运终归会走向既定的结局。作者以各种方式展现了这一主题。首先,即将发生在每个人物身上的事件总有一系列征兆。小说的叙述者喜欢依据各种不同的“定律”,如爱情定律、反射定律、愚蠢定律、意识形态定律、资本主义定律乃至自满定律等,来阐明结果。这些定律构成了一个存在明确因果关系的世界,也就是说,人的所想所为会构筑一个结局早已注定的世界。小说的时间线纵穿了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朝鲜战争时期至军事独裁时期这段韩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几十年岁月,但由于有了这些征兆和定律的铺垫,总给人一种超越时代的感觉。阅读这部小说,就如同在欣赏一幅由左及右讲述故事的织锦,时间的概念被打破。其原因在于,小说中的事件在发生时间上是有前后顺序的,并且各有发展脉络,但我们却可以洞悉这一切。因此,当这个庞大的故事结束时,我们会有一种旁观完一个我们完全无法理解的神秘世界的感觉。
《幻肢痛》
金惠顺 著
崔燉美 译, 208页, 18.95美元, 新方向丛书出版社,2023年
腹语师仰天高歌
从诗集名便可知,鸟是该诗集的一个关键词。我们对于鸟的联想往往是优雅飞翔的舞姿和美丽动听的歌唱。而本诗集中的鸟-诗人(或者诗人-鸟)则身着看似鸟笼的衣服,脚穿高跟鞋,行走在大地上,并且为自己长着一对大翅膀而感到羞愧。鸟,往往困于笼中,成为人的观察对象。在很多文化里,鸟是逝者灵魂的象征。对于那些因失去挚爱或经历人生悲剧而陷入巨大悲伤的人来说,这种象征恰到好处。
英文版末尾另附了一篇随笔,其中诗人提到充分利用腹语术。腹语术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男性诗人借助女性之口表达自己心声时常用的技法。所谓腹语术,如字面之意,指的就是“用腹部说话”。古希腊时期,腹语术被认为与神灵、勾魂有关。从这一点来看,诗人使用腹语术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诗人虽不能给我们慰藉,但却如同神灵附体的巫师,讴歌苍天的气息,激励着我们。
朴智夏的专辑《微光闪烁》(2022)追寻的是隐约闪现的光之残影,对既是常态亦是瞬间、既是形象亦是情感的光予以了美好的隐喻。聆听专辑,最先入耳的就是韩国传统乐器筚篥、笙簧、扬琴的演奏声。这些乐器的演奏声和其外形一样独特,因而瞬间便能抓住人心。乐器的固有音色意外地演奏出了独特的音乐效果,如散漫的光芒、久久萦绕的余香,营造出一个渺渺时空。长音延续,蕴含着振动与呼吸节奏的微变、如闪光划空而过的噪音、渐去渐远的余香和恰到好处的细腻空间感,这一切将我们带入深幽静谧之地,我们沉默的内心深处。
朴智夏和伽倻琴演奏者徐廷旼一起组成“息”双人合奏团,活跃于乐坛9年,创作了很多深入探讨韩国传统音乐特色的音乐。自从发行个人专辑之后,她开始涉足极简主义与氛围音乐,确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从广义上来看,《微光闪烁》也可看作是《交融》(2016)、《哲学》(2018)的续作,它同样沿用了反复和重叠的手法来表现音乐题材和曲风。朴智夏还积极探索与众不同的演奏技法,如用弓弩来弹奏扬琴、用手指甲摩擦琴弦,从而演绎出犀利、新颖、又极有质感的音色。这些尝试不只是在追求新的技巧,而是重在加强乐器音效的活力,进而演绎出不同的音乐感受。
空间是欣赏该专辑的另一个核心词。位于江原道原州的“山博物馆”对于该专辑的构思与创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朴智夏曾在这座由世界知名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的建筑里举办“2020艺术现场系列 ‘暂时惯性’”演出,并将其中一部分加以完善发行了这张专辑。她在考虑空间音响效果的前提下极其节制地安排不同乐器高度浓缩的声音,这种努力可以在专辑的多个环节感受到。对于朴智夏而言,空间不仅仅是演奏的“背景”,更是决定音乐方向的“要素”与构建音乐的“材料”。在欣赏完这张捕捉到光的各种形态与残影的专辑之后,我们会提出这样一个疑问:飞逝的光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南燕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