메인메뉴 바로가기본문으로 바로가기

An Ordinary Day > 상세화면

2018 SPRING

二十年如一日 凌晨开门的米糕店

离拂晓还有两小时左右,米糕店已是灯火通明,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所以,做米糕店老板必须足够勤快。我见到一对在首尔一个不大起眼的住宅小区经营了二十多年米糕店的夫妻,一起追溯了他们夜以继日辛苦劳作的过去。

丰年米糕店位于首尔南加佐洞,女主人金材恩把装 有少量米糕的包装盒摆放在柜台前。住宅区里的居 民,包括学生和老人,会买走这些包装好的米糕, 很多人会因此而预定米糕。

金材恩的人生因与米糕结缘而完全改变。以前,她辛苦工作,日子过得艰辛。与米糕结缘后,虽然也很辛苦,但过得非常幸福。她打心里感激米糕,因为米糕不仅给她带来了经济上的富裕,还使她重新找回了爱情。

她的丰年米糕店位于首尔老城区南加佐洞,从明知大学后门走路只需5分钟。她和她的丈夫吴世英每天从早到晚都在这里忙碌着,制作各式各样的米糕。

“上班时间吗?有时凌晨2点、3点、4点……,每天都不一样。每天上班时间要根据订单来定。不管早上几点上的班,晚上7点左右就收工。位于地铁站附近或市中心等流动人口较多的米糕店一般营业到晚上10点多,但我们的店位于住宅区,所以天一黑基本就没有客人了。”

米糕里不添加防腐剂或保鲜剂,所以做好就得尽快配送,如果有一早的订单,凌晨就得开始工作了。

金材恩的小本子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订单和送货日期、送货时间等。米糕店的活儿都不能当天结束。昨天开始,今天才能结束。今天开始,明天才能结束。今天做的米糕需要昨天开始做好准备,明天要做的米糕需要今天提前淘米、泡米。每天下班之前都得确认好明天的订单,根据订单准备好相应的红豆、黄豆等配料。

寺庙和教会是大客户

用放进黄豆粉或红豆粉等馅料做出半月形状的 豆沙半月糕,因味道甜香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开门进店后,首先要启动蒸米糕的锅炉,然后把昨天泡好的大米放到舂米机里去壳捣碎。在十来坪左右的丰年米糕店里放着三台舂米机。舂好的大米面放入粉碎机里细磨,再把磨好的面粉放进不锈钢蒸屉后放到蒸笼里蒸。

尽管种类有所不同,但做米糕一般需要10-15分钟。米糕的种类有米糕条、甑糕、打糕、营养糯米糕、苎麻松饼、豆沙半月糕等,多到很难一一罗列。其中,丰年米糕店的招牌是糯米甑糕。为做糯米甑糕,每天要煮两斗(16公斤)红豆。预定的米糕一般由丈夫吴世英负责送货,其他的一般挑选几种装到快餐盒里,摆在窗前货架上销售。

“就像所有饮食一样,决定米糕味道的关键是选用好食材。我姐姐在全罗北道益山,她自己种植大米、红豆、黄豆等农作物,我这里的食材基本上都是从那里送来的。现在的客人都很挑嘴,如果用不好的食材,一吃就能吃出来。”

丰收店最大的客户是附近的寺庙和教会。位于离米糕店骑摩托车大约10分钟距离的白莲寺,建于8世纪统一新罗景德王时期,因为历史悠久,每年举办的各类活动也很多。寺庙主要预定黄豆面打糕和隔层放上绿豆或红豆后层层叠起蒸成的大米面祭祀甑糕。教会则是根据不同人的口味,预定各式各样的米糕。金材恩没有特殊的宗教信仰,但因主要客户是宗教机构,所以她常怀感恩之心。

用快餐盒包装的米糕,主要用于推销和宣传。在品尝小包装米糕后前来预定的人越来越多,二十多年以来老客户就逐渐多了起来。从前预订和零售销售比例为6:4,现在已达到9:1。或许是因为店面在小区内,来买小包装米糕的客户群很多样,有学生、家庭主妇、老人等,客人来店的时间也不固定。年轻人更青睐甜的芝麻米糕,上了年纪的客人喜欢购买清淡的甑糕或打糕。过年的时候,最畅销的是切成椭圆形的用来做汤的米糕片。刚开米糕店的时候,很多人提着大米过来做米糕,现在都是买现成的米糕。

从打印店到米糕店

米糕店的男主人吴世英主要负责预定米糕的配 送。

朝鲜半岛食用米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农耕时期。不单是韩国,中国、日本也都制作米糕。中国主要使用小麦粉,日本主要使用糯米粉,韩国则使用大米粉。韩国的米糕在农业技术和烹饪加工比较发达的朝鲜王朝时期得到快速发展,种类和味道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今天韩国人的米糕基本延用朝鲜王朝时期的制作方法。

韩国的米糕根据制作方法分为“甑饼”、“捣饼”、“煎饼”、“团子”等。“甑饼”是指白米甑糕或红豆甑糕等蒸出来的米糕。“捣饼”是指打糕等在案板或捣桶里敲打出的米糕。“煎饼”又称“花煎”,是指在面粉中加入水和成面糊,然后用油煎炸出的米糕。“团子”又称“琼团”,是在糯米粉或黏高粱粉加入水和面揉成栗子大小的面团,放进沸水里煮熟后裹上黄豆粉等各种谷物粉的米糕。

据12世纪编写的史籍《三国史记》记载,当时已有 “捣饼”。13世纪编写的《三国遗事》里有把米糕用作祭物的内容。即便到了现代,米糕仍是很多家庭祭祀、周岁宴、生日宴时必备的传统饮食。特别是大年初一早上,很多家庭都要吃用米糕片和肉汤做的米糕汤。中秋则吃松饼,就是用刚收获的大米磨出大米粉,和面,捏成月亮形状,放进芝麻、黄豆、栗子等馅儿,最后与松叶一起蒸熟。30多年以前,基本都是自己家里做米糕,现在大部分人到米糕店买现成的米糕。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人在结婚仪式后用米糕答谢嘉宾。近年来答谢礼品种类越来越丰富。

“米糕的消费确实减少了。以前结婚时,米糕是不可缺少的食品,但现在婚礼时很少吃米糕了。以前百日宴和周岁宴时必备的白米甑糕或高粱豆沙甑糕,现在的年轻父母都很少做了,偶尔有一些奶奶在孙子周岁宴时做一些。”

金材恩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那个时候米糕是人气很高的特色食品,她自己倒不是很喜欢吃。金材恩在全州上完初中后来到首尔,比同龄的孩子晚上了高中。高二在一家打印店做兼职时经人介绍认识了另一家打印店的职员吴世英。他们结婚时,金材恩25岁,吴世英30岁。虽然结了婚,但金材恩无法做到喜欢和尊重她的丈夫。因为丈夫做打印店生意两度失败,还一直酗酒。

他们位于钟路的打印店苦苦支撑时,接邻的米糕店却生意红火。随着电脑的普及,打印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于是,丈夫吴世英每周末都去米糕店帮忙,最后干脆关掉打印店,集中精力学起了做米糕。没过多久,那家米糕店搬到了另外一个小区。吴世英已经完全迷上米糕,那家米糕店就是他的米糕学校。他每天凌晨骑一个小时的摩托车到店里上班,直到半夜才回家。那期间,金材恩做些家政等工作补贴家用。两年后,1999年8月,夫妻俩借钱盘下了南加佐洞的这家丰年磨米坊,开了丰年米糕店。金材恩成为了丈夫的得意弟子和合伙人。

她现在的愿望只有两个,一是房东不再提高房租,二是 即使她歇手不干了,丰年米糕店也不会就此消失。

重新认识自己的丈夫

把蒸好的大米粉放进机器里压出长圆条,这种 白色米糕条是几乎所有米糕店必供的。因为不管 是在春节期间还是平时,很多家庭用斜切成片状 或段状的米糕条做年糕汤或炒米糕。

“回顾这二十年,虽然一次订购的量减少了,但整体的销售还是增长了,可以说我们的客户是增加的。”

夫妻俩已经还清了债务,金材恩也爱上了米糕。他们的两个女儿也都大学毕业了。大女儿已成为两个孩子的妈妈,二女儿学的是现代舞,现在当舞蹈老师。金材恩认为米糕是她“人生的恩人”,最重要的原因是米糕使她开始尊敬她的丈夫。

“他心里想的不是赚钱,一心想的都是米糕。全心全意只想着怎样才能做出更加美味的米糕。所以,我觉得他更像是一位艺术家。刚开始我不是很瞧得起他,但现在他越来越让人尊敬。”

金材恩身材矮小,也不算强健,但自从当了丰年米糕店老板后,这二十年来一直陪伴着一心一意做米糕的丈夫,从来没有请过一天假。她现在的愿望只有两个,一是房东不再提高房租,二是即使她歇手不干了,丰年米糕店也不会就此消失。金材恩因米糕而得到了幸福,但她说,“做米糕还是太辛苦,我想再干五年就不做了,好好休息。”虽然向大女儿和女婿旁敲侧击地问过接手米糕店的事情,但因为太辛苦,所以也不好强求他们。金材恩是否真的能离开米糕店,她自己其实也没有那么确定。

“人生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嘛。”(文丽华译)

金兴淑诗人
何志权摄影家

전체메뉴

전체메뉴 닫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