메인메뉴 바로가기본문으로 바로가기

Entertainment > 상세화면

2020 AUTUMN

多重角色的时代

艺人们突破原来的形象,塑造了出人意料的角色,给大众带来别样的趣味。这就是在演艺圈掀起的所谓“副角色热潮”。这一现象与开始关注个人多样性的韩国社会的变化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为了应对原有角色已经无法继续玩下去的情况,或者更为战略地运营游戏,游戏玩家经常会创建不同的角色。指代后续创建角色的“副角色”一词是游戏界长期使用的用语。但是最近电视综艺节目中也开始出现副角色,掀起了新的风潮。将这个概念首次与电视节目结合的主人公就是近20年来在各种电视综艺节目中发挥熟练的主持才能,被称为“国民MC”的笑星刘在锡。

在电视综艺节目中掀起副角色热潮的是被称为“国民MC”的笑星刘在锡。他通过Trot歌手、竖琴演奏者等多种角色,成功变身。© 韩国文化广播公司

女笑星金信英发表Trot歌曲《给我给我》,推出自己的副角色“二姨金多菲”,引发了热议。

新潮流

2019年7月开始播出的韩国文化广播公司人气综艺节目《闲着干嘛呢?》导演金泰浩让刘在锡出演,完成了打鼓、弹竖琴、唱Trot等跨界活动。刘在锡在毫无计划地学习从没打过的架子鼓后举行了独奏会,并得到了“刘戈•斯塔尔”的绰号,这一绰号表示对披头士乐队鼓手林戈•斯塔尔的敬意。他也很好地完成了竖琴演奏,并得到了另一绰号“刘耳甫斯”,即希腊神话中的俄耳甫斯和他的姓的混合。他再接再厉,又录制了Trot新曲,甚至以Trot歌手“俞三思”的身份进军歌坛。

刘在锡通过完成这一连串的跨界活动,成功地将自己分化为多种角色,观众们开始称他的这些角色为“副角色”。由此产生的副角色概念在演艺界立即成为了新的潮流。

在副角色风潮中,还有笑星秋大烨,他以“翻唱秋”一角获得人气。笑星金信英则以“金多菲”这一角色发布Trot歌曲,迎来了新的全盛期。

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

如上所述 ,比起原有角色,知名艺人们通过副角色获得了更多人气。其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折射出了韩国社会的变化。首先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在经历了朝鲜战争及之后的飞速工业化的韩国社会,比起个人,家庭或共同体的利益更加受到重视。但是,这种集体主义思考方式在1990年代外汇危机和2000年代全球金融危机过后,迅速转变为个人主义。随着从学校毕业就入职并一直干到退休,把自己一生奉献给职场的所谓“终生职场”概念的消失,对于韩国人来说,现在更重要的不是组织或共同体,而是自己。随着经济增长神话的破灭,对未来成功的期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当下实实在在的幸福。如今,对于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一新的价值观。

2020年3月,就业支援服务企业“Job Korea”的调查结果表明,四分之三的职场人表示自己在职场工作的样子与平时不同,为了符合职场的期待,会戴假面具工作。他们回答说,下班后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时,会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对老一代来说,工作曾是人生的全部,他们只存在做工作的一个角色。但对当今年轻一代来说,除工作之外的其他事情同样变得重要,他们需要多种人格来探索多彩有趣的生活世界。他们把下班后参加与职场业务毫无关系的活动并感到快乐的自己的另一面看作副角色。

有时,副角色和原有角色之间的关系会发生逆转,有人从作为兴趣开始的活动中获得的收入甚至比在职场获得的年薪还要高。特别是像优兔这样的数字平台起到了跳板作用,为自由开展副角色活动提供了机会。

多种身份认同

副角色热潮表明,韩国人看待个人身份认同的观点正在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摆脱一个人以一种始终如一的样子生活的时代,进入了认可一个人内部有多种角色并存这一事实的时代。2020年韩国社会出现新潮关键词“多重角色”,指的是“一种多元自我,这种自我像换个面具一样变身为他人,藉此创造新的身份认同”。

在副角色概念流行之前,已经有部分艺人以所谓的“多面玩家”概念进行活动。例如,歌手不仅唱歌,还出演电影和电视剧,出演电视综艺节目秀口才。演员出唱片的事例也时有发生。还有,挑战演技的偶像组合成员卷入演技争议的事例也屡见不鲜。不仅是演艺界,“跨界”被奉为现代职场人士的生存战略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另外,最近出现的副角色热潮表现出的特征之一是,它并非强调专业性的“工作”,而是属于兴趣或玩票的范畴。因此,在副角色的世界里,是否具备能够演绎新角色的完美资质并不重要。大众也似乎更加关注副角色的娱乐性和另类尝试。或许,韩国社会现在沉迷于“副角色游戏”意味着之前被集体压迫的个人一直隐藏着想要展现自己另一面的欲望。(姬彦斌译)

郑德贤大众文化评论家

전체메뉴

전체메뉴 닫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