메인메뉴 바로가기본문으로 바로가기

Features > 상세화면

2018 SPRING

特辑

韩国的摄影:享受视觉语言的自由特辑韩国的摄影: 享受视觉语言的自由

姜运求

谈谈我的职业
我深切地关爱我的国家和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未来也将继续生活于斯。这片土地是我的宿命。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探索,应该延续到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以及他们所谋求的全部生活。比起特别的东西,我总是喜欢观察普遍的事物,想在那里寻找某种固有的美和意义。这片土地上的特有风景对于在这里扎根的人们来说是平凡的。但是对于偶尔经过的外国人来说,也可能是陌生的。就像对于我来说,外国的许多风景就是陌生的。但是在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候,时间突然过得很快。于是,这样平凡的风景也变得陌生。现在可以说,我作为这片土地上的摄影家已经完成了我的义务。这样一来,拍照就变得更有趣味了。

 

简历
· 1941年出生于庆尚北道闻庆市
· 毕业于庆北大学英文系
· 曾任《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摄影部记者
· 举办的个人展有:《村庄三部曲》(首尔锦湖美术馆,2001)、《久远的风景:陵、三国遗事、庆州南山》(釜山高银摄影美术馆,2011)、《庆州南山:黑白版》(首尔流歌轩,2016)、《四边阴影》(首尔韩美摄影美术馆,2017年)等。
· 参加的群展有:《凌晨》(首尔好艺术画廊,2001)、《韩国的文化遗产:今天的视角》(首尔省谷美术馆,1997)、《摄影,今天的地位》(庆州善载美术馆,1995)等。
· 出版的著作有:《姜运求论摄影》(悦话堂,2010)、《久远的风景:陵、三国遗事、庆州南山》(悦话堂,2011)、《庆州南山(黑白版)》(悦话堂,2016)等,参与编写《冲突与反动》(首尔摄影网,2010)、《融合人文学: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的融合相遇》(首尔而学社,2016)等。

《庆州南山:茸长谷脊线与三层石塔》 姜运求,1987年

元性媛

谈谈我的工作
我的工作用一句话说就是“图片装置”。我在电脑上对在世界各地拍的照片进行编辑,用不同场所、不同时间拍摄的图片创作出一个新合成。这个过程非常精巧细腻,不连续的空间和对象互相重叠,带来梦幻的感觉。我的作品既是现实与想象交织的数码影像,同时也能唤起模拟性的感受,创造出多样的叙事。我想要将人类和社会这个深奥而沉重的话题通过拼贴有趣地表达出来。

 

简历
· 1972年出生于京畿道高阳
· 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学院雕塑系
· 毕业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科隆媒体艺术学院
· 举办的个人展有:《1978年7岁》(首尔加纳当代艺术画廊,2010)、《品格第一集》(首尔阿特塞帝画廊,2013)、《怀疑的狂欢》(德国伯林波德别尔斯基当代艺术画廊,2014)、《他人的风景》(首尔阿拉里奥画廊,2017)等。 · 作品被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首尔市立美术馆、东京森美术馆、德国奥斯特豪斯博馆美术馆、美国圣巴巴拉美术馆等多家美术馆收藏。

《七岁:妈妈故乡的海》
元性媛,2010年,彩色印刷,125 x 195 ㎝

1.《七岁:梨花树与海鸥》 元性媛,2010年,彩色印刷,125 x 195 ㎝
2.《信息技术专家的水草网络》 元性媛,2017年,彩色印刷,178 x 297 ㎝



权五祥

《夹克与白化病者》
权五祥,2016年,彩色印刷,混合媒体, 195 x 47 x 125 ㎝

谈谈我的工作
我的工作有些特别。比如,我将一个模特从头到脚分为几个部分来拍照。然后将泡沫塑料板雕刻成一人的大小,再将照片按顺序贴上去。1998年,我发表了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除臭型”,人们将我的作品称做“照片雕塑”。“雕塑的材料一定得是沉重的石头或青铜吗?”我被这个问题困扰,于是我想摆脱传统雕塑,制作出轻的作品,所以就决定将照片和雕塑结合起来。从那时起到现在,作为艺术家,我的课题始终是“雕塑是什么?”和“怎样将它用进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简历
· 1974年出生于首尔
·弘益大学雕塑系本科、硕士毕业
·参加的群展有:《薄荷糖:韩国现代美术中南美巡回展》(智利圣地亚哥现代美术馆,2007;阿根廷国家艺术博物馆,2008;韩国果川国立现代美术馆,2009);《韩国现代摄影前沿展望:1999-2008》(中国台湾现代美术馆,2010)、《Tech 4 代变化》(挪威维斯特富森艺术实验室,2015)等。
·举办的个人展有:《新结构与浮雕》(首尔阿拉里奥画廊,2016)、《时空雕塑》(上海阿拉里奥画廊,2016)等。
·作品被三星李氏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日本浅野策展研究所、伦敦扎布罗多维克茨收藏馆以及英国环球音乐等收藏。

《芬达吉他》
权五祥, 2012年, 彩色印刷, 混合媒体, 207 x 194 x 110 cm

《新结构与浮雕》
权五祥,2016年,首尔阿拉里奥画廊设置全景

전체메뉴

전체메뉴 닫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