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是一块分裂的土地。最近德国首都柏林新出现了一个叫“艺术园林”的地方,让朝韩的植物得以在这里团聚。为了纪念柏林墙倒塌三十周年,2019年5月23日,位于波茨坦广场的柏林文化广场打造了一座临时性的园林——“第三自然”。该园林具有重要意义,德国与朝韩可在此共享分裂的痛苦与统一的重要性。
这座艺术园林就坐落在倒塌的柏林墙附近,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朝鲜王朝时代的画家郑敾(1676-1759,号谦斋)在他的传世名作《仁王霁色图》中所描绘的白头山脉。在用玄武岩与泥土所做的缩小版白头山脉上,云雾笼罩,如梦如幻。白头山脉作为朝鲜半岛的脊梁,将南北连接在一起,同时又像一座充分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宝库,是半岛自然生态环境的核心。它北起于朝鲜半岛北部的长白山,顺着金刚山、雪岳山延伸到智异山,最终到达南海岸。一脉相承的白头山脉不仅在生态学上意义重大,在人文社会学领域也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
这个神秘的艺术园林,俨然是对和平与和解的无言祈祷。它由三位同过不惑之年、意气相投的艺术家共同创作完成,分别是锦艺术项目的展览策划人金锦和、装置艺术家韩硕铉与金承会,三人经过三年多的准备最终完成。金锦和负责策划与组织工作,作品的整体视觉效果由韩硕铉负责,植物方面则交给了金承会。
两位装置艺术家韩硕铉(左)与金承会在柏林波茨坦广场的文化广场创作了作品——艺术园林“第三自然”。该园林是为了纪念柏林墙倒塌30周年而建,也象征着祈求朝鲜半岛早日实现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望,自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向公众开放。© 锦艺术项目
野生于朝鲜半岛中部以北高山地区的水仙叶银莲花正在含苞怒放。艺术家们为了更好地表现黑白水墨画的情趣,特意在黑色的岩石上铺上泥土,种植了蔓茎绳子草、七瓣莲、唐松草以及矮桃菜等开白花的植物。© 锦艺术项目
文化与情感的同质性
展览策划人金锦和在柏林经营现代艺术独立策划公司,经常帮助韩国与德国的艺术家、画廊、企业搞艺术展览。韩硕铉研究如何将现代美术与生态学实践开拓性地结合在一起,一直往来于柏林与首尔之间。金承会长期关注柏林墙的修建以及东西德统一后围绕柏林墙出现的社会学、城市建筑学、生态学上的变迁。他深耕公共美术领域,这是可实现美术与造景之间的沟通的平台。
韩硕铉认为,白头山脉地理上的特点对朝韩民族文化与情感同质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表示自己在构思这个园林时,对于视觉表现进行了很多深入的思考。
“《仁王霁色图》是朝鲜王朝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真景山水画杰作,不仅是朝鲜、韩国,在海外也享有盛誉。我觉得这个作品至今依然能引起南北之间的文化共鸣。我要把这种文化背景嵌入到项目之中,表现雨过天晴后云雾缭绕的山麓之美。”
他希望将描绘朝鲜半岛山势的水墨画用园林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为此他探索了很多种艺术手法。最终他选择了黑色的岩石,岩石下绽放白色的野花,再配上喷雾装置,表现出山水画的意韵。
两位艺术家为了生动再现对于朝鲜民族有着重要意义的白头山脉的形象,使用了玄武岩与泥土制作山体模型,此外还添加了人工喷雾装置,营造出山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效果。© 锦艺术项目
“当初我说我要在这里种上来自朝鲜的花朵,大家都说不可能实现。但是我想,让那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把这种想象力展现给观众,不就是艺术家应该做的事吗?”
水墨风景
“第三自然”位于圣马修斯教堂前,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25x50米)。艺术家们原计划在这里种植60种分别来自朝鲜与韩国的植物(韩国植物37种,朝鲜植物23种),共3000株。但目前仅栽种了45种(韩国植物31种,朝鲜植物14种),共1500株。© 锦艺术项目
艺术园林这个构想最初诞生于2016年,当时他以驻馆艺术家的身份住在柏林贝塔宁艺术之家。
“2016年春天,我第一次到柏林时,那里的人看起来都无比平和、无比幸福。我不仅感慨于德国的统一给大家带来的安定与和平。我观看柏林墙倒塌的纪录片时,感动得泪流满面。我想,德国统一就是源自双方人民的希望,人民的自由往来。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坐等,双方人民应该更多地往来与交流。我突然想到,就连我自己也是十多年没跟谁聊过统一相关的话题了,于是我就立刻想进行一些朝韩交流的工作了。”
艺术园林的核心主题是“自然没有界限”,起名叫“第三自然”也正是源于此。这个名字是展览策划人金锦和提出的。文艺复兴时,哲学家雅各布·彭法迪奥称园林是人类创造的“第三自然”,将其引入艺术领域。参观者可以在这里欣赏朝鲜半岛的山水、草木,这里没有分界,融为一体。
“园林是人类对自然的憧憬,源于人们想赋予自然秩序的欲望。借助园林的这层意义,我想打破南北分裂的现实,打造一个想象中的乌托邦。”
理想与现实
艺术家们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是随着项目的进行,他们遭遇了无情的分裂现实的打击。策划初期,南北双方的配合还不错,但由于2019年2月河内朝美会谈无果而终,项目实施也受到了影响。
艺术家们一开始甄选了60种3000株朝韩的植物,到最后只种下了其中的45种1500株,也就是只种了一半左右。无奈之下,那些原生长于朝鲜境内的白头山脉的野花,只能取材于韩国庆尚北道奉化郡国立白头山脉植物园了。目前展览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金锦和与两位艺术家还在继续寻找各种能够直接从朝鲜取材的方法。他们甚至联系了柏林自由大学下属的柏林植物园、韩国国立树木园、朝鲜中央植物园等。
困难还不止于此。在柏林这样一个大城市,想要打造艺术园林并不容易。他们首先要得到行政许可,这是最大的关键。从柏林公园管理厅那里拿到许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金锦和主动请缨。他们要走合法的程序,规格与施工方法也要符合德国标准。在公园管理厅、植物保护管理厅等机关的规定与艺术家们的艺术构想之间,需要妥协的地方太多了。
另一个问题是资金。所幸,2019年3月他们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用众筹的方式筹集了3万2500欧元。这期间韩国著名演员、音乐家等各界人士都对项目产生共鸣并发来支援信息,对策划与宣传助力不小。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驻德韩国文化院、德国克鲁尔基金会等机构也纷纷解囊相助。虽然他们的作品尚未完成,还在等待来自朝鲜土地的植物,但是已取得的来之不易的成果依然具有特别的意义。展览原定于2019年11月15日截止,在柏林居民与柏林中心区文化局的支持与声援下,展览被延长到今年10月30日。
德国当局的支持
2019年5月23日到11月15日第一轮展出期间,推出了很多种文化活动为其造势。第一天公演的是世界著名女高音曹秀美,她说:“柏林是德国分裂与统一的象征,艺术园林在这里开展南北交流与和平祈愿活动,我要为他们加油!”在当天的开场活动中,还有来自伽倻琴演奏家周宝拉与融合式打击乐器手碟演奏家秦成恩的合作演出。
6月7日,因用手语表演朝鲜歌谣《临津江》而蜚声世界的唱作人李泷在圣马修斯教堂举办音乐会。11月8日,因寺院饮食而享誉世界的正观大师也来到这座教堂,展示了为祈求南北统一与和解而特别制作的晚餐。接下来,在金锦和的策划下,以“边界与乌托邦,政治和艺术”为主题,还会有常年活动于柏林的各国艺术家们的表演。
得知展览得以延长的消息,三人正在继续为朝鲜植物的到来而努力着。
“当初我说我要在这里种上来自朝鲜的花朵,大家都说不可能实现。但是我想,让那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把这种想象力展现给观众,不就是艺术家应该做的事吗?为了把理想变成现实,今年我们还要努力!如果能让双方人民聚集在艺术园林里,一起喝着马格利酒,畅所欲言,那该有多好!”
韩硕铉的话语中透露着恳切与坚定。展览策划人金锦和说:“我希望能看到南北对话取得进展,南北双方的生态学者在这个园林里召开学术会议,共同讨论白头山脉的植物。”(王萌译)
金学淳媒体人、高丽大学传媒系特聘教授